疫情下,生鲜电商迎来订单激增

小林回到北京工作,最近买蔬菜有点困难。假期推迟,蔬菜市场没有足够的商家营业,几个零星摊位价格昂贵,类别不完整;超市拥挤。1月31日凌晨1点15分,小林打开了盒马APP,准备使用新鲜电子商务,预约在家购买蔬菜服务。他的手慢了5分钟。1点20分,当天盒马的预约和配送都满了。系统提示欢迎到商店购买。

早上10点15分左右,他住在石佛营附近,同时打开新鲜食品APP,准备抢蔬菜。

大型超市在商品丰富性方面表现良好。虽然盒马不能配送,但蔬菜种类最丰富,粗略估计约150-200种在售;T11生鲜超市有100多种蔬菜;小林测试7fresh大族广场附近的地址也有65种蔬菜。

前置仓方面,每日优鲜蔬菜有20种在售,比昨日多了不少;永辉买菜,蔬菜品类有30多种;打开永辉生活选择mini商店里,只有金针菇,选择超级物种,蔬菜更充足。美团附近有足够的库存购买蔬菜,大约有80种在售。

在平台方面,美团附近有15个蔬菜市场,饿了么附近有5个蔬菜市场,京东家附近只有3家新鲜超市,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开业。此外,多平台的物美店只能在网上购买土豆、金针菇和甜玉米,大部分库存留给了商店。

在北京过年的朋友有更深的体会,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,买菜基本都是靠抢。盒马、多点、每日优鲜、美团买菜、永辉买菜都供不应求,配送延迟。之所以选择生鲜电商,是因为价格透明,春节期间价格稳定;更重要的是,送货上门也避免了拥挤购物环境的不便。这使得2020年初新鲜家居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火爆。

假如说2003年非典疫情促进了淘宝和JD.COM的发展。那么2020年的冠状病毒会迎来电商的春天吗?

一、生鲜电商有多火?

在疫情下,餐饮、旅游、娱乐等行业迎来了沉重打击。一些地区的餐馆面临政府的控制,不允许经营。全国大部分餐馆过年生意惨淡,人们取消了除夕晚餐和晚餐。餐厅囤积的食材无法消耗,餐厅成为处理生鲜食材的临时菜市场。

美食网已经注意到了。此前,200多万餐饮商家配送的美食开始尝试Toc最的最佳时机。1月29日,美国菜向个人和家庭用户开放餐厅供应的廉价菜肴。目前,武汉已首次开业,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苏州、南京、杭州、广州、武汉、长沙等城市也在逐步开放。目前,商品仍主要是大型商品。

而热门的前置仓业态,以即时配送为名,也面临着订单大幅增加,配送时间延长。

叮咚买菜按照往年春节的供应情况,年前三天是网上菜场订单量最高的时候,大年初一、初二、初三,这3天订单量较低。但今年不仅三天来订单量大幅增长,而且从趋势看,预计还将持续,整个春节7天假期的订单量可能超过400万单。在叮咚上,土豆、土鸡蛋、番茄、砂糖橘、香菇、生菜、香蕉、鲜活鲫鱼、五花肉等蔬菜、肉类、水果商品为前十大畅销单品。

根据生鲜电商每日优鲜数据,除夕至初四,平台实收交易额较去年同期增长321%,预计春节7天总销量将超过4000万件。

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陈立平认为,并非所有零售业在疫情的影响下都会面临困难。百货公司、超市、购物中心等线下实体零售业的生存将变得更加困难;便利店、生鲜超市等社区商业将保持稳定发展,一些强大的生鲜超市将逆势成长。

二、生鲜缺货是居民陷入哄抢情绪

生鲜电商的火爆只是冰山一角。其实线下超市或者社区生鲜店、大卖场的火爆局面也是侧面的。

尽量减少购的原因是尽量减少出门次数、怕疫情,担心缺货涨价、别人抢我也抢恐慌。

无论是商店还是电子商务,新鲜商品上架,都要经历采摘、分拣、配送的环节。假期延长,上游种植基地尚未完全开工;零售商的采摘和配送人员尚未完全到达,人力有限。商品环节所需的时间和人力并没有减少。一旦居民陷入疯狂抢购的情绪,短期内就无法满足拥挤的订单。

为了保证消费者的正常需求,截至昨日,大润发、沃尔玛、麦德龙、永辉等多家超市、盒马、丁咚、日常优质食品、食品银行等新鲜电子商务平台都承诺确保供应,不涨价。并呼吁消费者合理购物,不囤积商品。

随着生产的恢复,出货速度的提高,居民理性购物意识的提高,相信短缺情况很快就会得到缓解。

在此期间,许多超市也承诺不提高价格。一方面,国家出台了稳定价格的政策,超市作为民生基础设施的一部分,承担了社会责任;另一方面,也是零售商竞争激励的市场结果。

疫情会培养人们网上生鲜的购物习惯吗?商品和服务能继续为用户创造价值吗?还是一阵风,疫情结束就飘散了?从业者需要把握企业发展的节奏。

扫码免费用

源码支持二开

申请免费使用

在线咨询